分析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痛点-开发代运营
发布时间:2017-02-10 14:54:00来源:easyder
互联网时代归根结底还是“粉丝”时代如果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最后自己就成为唯下边我们来看看那些绕不开的运维怪圈。
微信公众号运维存在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不但要面对诸多媒体同行的竞争,同时还要应付众多自媒体大咖的阻击,面临着诸多挑战。
1.推广运营力度不够
从微信公众号大约10%的阅读转化率来推测,很多地方新闻网站的公众号粉丝数量并不多,有的公众号开通时间长,更新频率高,也不见用户数量显著增长。这跟微信的用户关注方式有关,也体现出网站在微信账号经营方面的不足。
同时部分网站使用微信的目的在于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利用多种新媒体形式来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营销模式的选择上,传统媒体爱好广告投放,微博主要采取转发、抽奖等行为获得粉丝关注,微信是强调用户体验,且获取用户关注的难度更大,加上版面过小,营销难度较高。而从前文跟踪监测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也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质,那就是营销性质的推送非常少,当然这也跟公众号的定位和广告主的选择有关。
2.信息同质化严重
在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用户面临的问题是信息过载。信息同质化对于新兴的媒介平台而言,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地方新闻网站的公众号也是一个挑战。同质化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内容上,尽管有编辑进行把关,但很多公众账号在选题上仍然按照传统媒体的重要性、影响力等标准进行筛选。每逢重大议题出现,主流账号的选题就会趋于一致。
其次,传播形式同质化。公众账号上,很多微信的特色没有被重视,图文组合专题形式进行信息推送,远远不能体现微信作为信息传播平台的优势,也难以维持用户的注意力。此外,一天之内出现的热点新闻数量有限,网站推送的信息缺乏独家内容。另一方面,多数媒体公众账号仅仅完成了信息的搬运工作,并没有与用户形成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账号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3.快不一定有用
传统新闻网站在应对同质化竞争时十分注重网站发布快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上却不明显。这是由于微信用户的阅读规律呈现碎片化的无序性,推得快不如推得巧,但为了迎合观众阅读习惯,传统网站又不得不放弃“快”的优势,转而做内容特色,但这方面又往往不如传统媒体。
4.缺乏用户管理
目前,公众账号较大的弊病在于缺乏互动。用户之间很难互动,这就会导致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神评论被忽略,也很难进行二次传播。即时互动是新媒体的优势之一。但是微信交流平台相对封闭。用户无法通过微信形成像微博一样的热点话题和讨论空间,不能够及时看到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反馈。加上微信的人际交往与隐私特征,导致用户对多数话题的参与性不高,这就要求公众账号运营者要通过更有效的方式保证用户的活跃性。
媒体公众账号多采用系统自动回复,尽管运营方便成本低廉,但不符合用户的心理诉求。有一部分媒体公众账号采用人工回复,需要投入大量人员来维护,但更符合微信人际交流的特性与使用习惯,同时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和信息需求,可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微信公众号运维启示
互联网时代,归根结底还是“粉丝”时代。从地方媒体运维微信公众号的经验来看,传统新闻网站的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建设自身的用户集群,并以此为驻点,实现红色舆论阵地的复兴。然而要抓住用户,就必须抓住用户的痛点。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这是重中之重。抓住痛点后,还必须“优化体验”提升用户粘性。此外由于选择的多样性,也让受众更为挑剔,在互联网去中心化背景下,如何凝聚用户社区,提升用户粘性尤为必要。
抓手是什么,当然还是服务。当前,媒体公众号已经有了订阅号向服务号转变的趋势,各种微信外接功能的集成,为用户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便利,目前,已经有众多商业互联网公司尝到先行者的甜头,虽然传统的新闻媒体依旧要保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但通过融合,相信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有一条红线必须坚守,那便是不能坠入粉丝崇拜的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