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咨询

咨询热线

0769-23123199

139 2948 1202

微信咨询

关注易得公众号

免费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零售资讯>销售额大降!香港莎莎也撑不住了?

销售额大降!香港莎莎也撑不住了?

发布时间:2019-09-23 12:01:02来源:easyder

日前上市零售企业莎莎国际发盈利预警,8月销售同比下滑近三成。伴随着销售下降,公司同时面临股价下跌、营业利润减少的局面。

 

香港“莎莎”也快撑不住了?

 

莎莎国际发盈利预警 8月销售同比下滑近三成

 

918日,莎莎国际(以下简称莎莎)发布盈利预警,截至831日止5个月内,公司营收30亿港元,同比下降15%,其中港澳市场营收也下跌17%。

 

 

 

其中,8月份销售表现最差,同比下降约28%,而港澳市场在该月下降32%。莎莎还在公告中透露,9月份公司销售情况仍然会非常疲弱。

 

按公告解释,业绩倒退主要源于核心市场香港地区的销售表现疲软,“受到香港持续不断的社会活动、贸易摩擦升温及人民币贬值所影响,导致来自中国内地的访港游客锐减。”

 

对于访港游客,莎莎可谓是购物必经之地。2019财年年报(截至331日)的数据显示,莎莎的销售额中有84.67%来自香港,因此莎莎的业绩受到香港市场的影响无疑更严重。

 

莎莎2020财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营业额为18.86亿元,同比下滑10.8%。其中,香港及澳门市场的营业额为15.83亿元,同比下滑12%。从交易宗数来看,本地客户及内地客户的交易宗数分别下跌1.6%及12.9%。而每宗交易平均金额为341港元,同比下滑5.2%,其中本地客户及内地客户分别下跌1.2%及3.8%。

 

作为香港零售龙头,莎莎的股价也受到影响。截至920日收盘,今年以来莎莎股价已下跌39.48%,最新市值52.63亿元。若从今年22.94港元/股的盘中高点算起,该股跌幅超过4成。830日,该股盘中一度跌至1.58港元/股。

 

 

 

遭高盛降目标价14

 

莎莎已采取应变措施控制成本

 

虽市场环境低迷,但莎莎在预警公告中表示,目前集团的手头现金充裕,足以应付现时业务所需。而且公司也已采取应变措施来控制成本,包括与业主商讨减租,减省人工支出等。同时,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关闭低营运效益的店舖,以优化门店网络。

 

截至630日,莎莎门店数由上一季度的274间减少至272间。而莎莎投入在线上渠道的资源和关注正日益增长。

 

公告提到,莎莎正筹备推出微信小程序,为未来发展新零售模式打下基础。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莎莎就开始了频繁触网行动,包括在上海开出O2O体验店,以及进驻苏宁、京东、网易考拉以及天猫国际。

 

6月份,莎莎公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电商业务正在成为其增长引擎,营业额增长2.2%至391.8百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其中,超过 90%的销售来自内地市场,较去年上升10.6%,来自天猫等第三方平台的销售额增长近70%。

 

对此,高盛亦发表报告指,受累香港和澳门业务疲软拖累,莎莎正在关闭低运营效益的店铺,其执行效率仍是关键,维持中性评级,但降目标价14%,由1.8元降至1.55元。

 

报告又指,预计其他香港零售商亦将面临销售下滑,但不至于会出现亏损;莎莎预亏主要由于毛利收窄.不过在香港零售股中,高盛偏好周大福,因为其中国业务有吸引力及金价上涨。

 

卓悦、周大福也不好过

 

跟莎莎类似,另一家香港美妆连锁卓悦的日子也不好过。截至今年630日,卓悦营收8.25亿港元,同比下滑11.5%;报告期内亏损2950万港元,去年同期则盈利740万港元。

 

 

 

香港珠宝零售商周大福的港澳业务也已经受到相关事件的影响。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周大福在香港和澳门的表现增长还十分强劲。彼时,周大福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消费升级和内地游客复苏带来的好处。

 

2019年第一季度,周大福在港澳市场零售值却同比下跌6%。据披露,周大福在当季净开设115个零售点,其中在香港、澳门及其他市场,新开设的周大福零售店仅为3个(均位于港澳以外的其他市场)。

 

香港零售业销售连跌6个月,LV们快顶不住了...

 

香港特区政府83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零售业总销售额临时估计为344亿港元,同比大幅下跌11.4%,创下近3年半以来最大跌幅。扣除价格变动后,7月零售业总销售额同比跌幅则达到13%。

 

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前7个月香港零售业总销售额下跌3.8%,总销货量亦下跌4.4%。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零售业销售在7月进一步转差,反映本地消费情绪疲软,以及近期的社会事件对访港旅游业和消费活动构成重大干扰。

 

以主要类别来划分:

 

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的销货价值按年下挫24.4%;

 

其次为服装跌13.0%;

 

药物及化妆品跌16.1%;

 

百货公司货品跌10.4%;

 

食品、酒类饮品及烟草跌2.3%;

 

其他未分类消费品跌1.4%;

 

电器及其他未分类耐用消费品跌17.4%;

 

汽车及汽车零件跌5.8%;

 

燃料跌0.1%;

 

鞋类、有关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跌10.1%;

 

书报、文具及礼品跌6%;

 

家具及固定装置跌8.7%;

 

中药跌5.8%,眼镜店跌17.8%;

 

超级市场货品销货价值则按年上升1%。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香港零售业出现这么差的情况,要追溯到2003年出现“非典”疫情的时候,而且8月的数据可能更糟糕,因为8月上半月的访港旅客再下挫,而旅客消费占了香港零售业的三分之一。

 



单月经济损失约120亿港元

 

香港特区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去年8月整体访港旅客589.59万人次,较2017年同月增加17.4%。去年整体访港旅客达6515万人次,总消费3282亿元(港元,下同)。若按四成跌幅推算,今年8月访港旅客“蒸发”236万人次,仅剩余约354万人次,推算单月经济损失约120亿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到,8月份是暑假,亦是传统的旅游旺季,但访港旅客人次下跌却持续扩大至四成,远比7月的按年下跌半成严重。酒店方面,据业界表示,8月份部分地区酒店入住率跌逾一半,房价下跌了四至七成。

 

 

 

陈茂波表示,近期社会事件令访港旅客及市民消费意欲均减弱,估计香港第三季经济表现会更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为8.2%。

 

展望“十一国庆黄金周”,旅游业界纷纷哭诉看不到希望。

 



香港旅游联业工会联会总干事林志挺称,去年的黄金周每日有250个旅游团访港,预测今年会跌剩5060个。至于暑假酒店入住率,已由去年的九成跌至三成,8月份更录得仅一成的单日入住率。旅游促进会主席崔定邦称,去年黄金周受广深港高铁及港珠澳大桥带动,日均吸引逾200个内地访港团,估计今年访港团数将非常之少,因为上周每日仅有20个内地旅行团访港。

 

关注易得公众号,了解新零售更多快讯知识!

【版权提示】文章来源经济日报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易得网络立场得网络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客服QQ,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时间 2019/09/230

上一篇:O2O下沉新趋势:苏宁零售云全国突破4000家

下一篇:超级物种门店再调整 永辉新零售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