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零售,创业者要从这三要素入手
发布时间:2018-03-27 14:09:00来源:easyder
在线上零售的冲击下,传统的纯线下零售在历经了地产整合、渠道升级、品牌崛起等发展阶段后,很难有新突破。而线上零售也逐渐探到传统流量模式的天花板。“新零售”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逼”出来的。尝试一句话定义新零售:线上、线下、技术、数据、供应链,零售价值链上所有要素和场景的融合。
线上线下融合,技术和数据赋能,线上和线下相互导流和彼此叠加,带来流量的较大化、坪效的较大化、供应链的较优化。
这就是新零售。那么,创业者要如何“解码”新零售?
人(目标消费者)、货(消费的商品)、场(消费的环境、场景和渠道)是零售的三大要素,不论时代和技术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创业者就是要在人、货、场的结合中寻找“轻”机会,求突破、求差异化,避开巨头锋芒,以相对低成本和相对快的速度来提升覆盖和建立壁垒。
我们按要素逐一梳理:
1、货: 以下这几个方面都有公司在尝试做出差异
供应链:如网易严选、必要,传统家居品牌分散,品质难以衡量,价格无法比较。严选对接优质工厂,优化供应链,筛选出性价比合理的家居商品。
货源: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跨境电商都给消费者提供了有别于本地商品的货源。小红书帮助用户发现和购买世界各地的好东西,新晋独角兽JollyChic则把性价比高的中国商品带给中东消费者。
品类:二手商品,家具等都是通用电商很难运营好的品类。阿里体系内长出了架构和运营体系相对独立的闲鱼,还有58的转转也长成了不小的平台。家具这种单价高,决策门槛高,重体验,退货成本高的品类,也可能有创新性机会。
品牌:新品牌层出不穷,品牌就是较显著的差异点。
2、场:传统电商的“场”主要还是流量生意
如何低买高卖流量,如何较
大化流量的变现价值,如何在较显眼和流量大的地方出现是关键所在。现在微商和分销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流量获取方式,重新定义了“场”,他们大都早期起量快,适合的商品普遍:
a. 高毛利,以均衡渠道和代理利益,b. 低售后,降低渠道和代理运营难度,c. 非标品,不易于比价,d. 受众广,利于传播,转化率高。
3、人:关键在于如何提升用户在消费过程中的差异化体验,从而锁定用户购买力。
低成本流量的机会越来越少,牢牢抓住用户越来越重要。比如小红书,把“逛”的体验搬到线上,满足用户获取消费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用户的活跃度和黏性。
4、人+货: “人”和“场”的融合,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交电商上,这也包括了微信拼团,社群电商等模式,具体讨论会在下文中展开。我们也期待会有更多的有趣的模式出现。
“人”和“场”的融合,一方面影响消费流程,帮助消费者做消费决策,另一方面消费者本身也充当了平台的场景和渠道。社交电商不仅仅指的是在社交平台上,也存在于各种社交的场景下,包括线下的社交关系和影响力。在社交环境中,用户就是渠道,他们可以背书商品,分享商品,帮助商品的推广和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社群电商和微商并不相同,社群电商里消费者本身就是布道者,是平台的获客渠道,而微商的推广者大都不是消费者。
回顾2017年的诸多电商尝试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趋势:社交化、订阅制、体验式、场景化和个性化的消费。
新人群,新市场,新品类里,用新的方式触达、转化、服务、留存用户。我们相信还有新的零售机会产生,不论线上还是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