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咨询

咨询热线

0769-23123199

139 2948 1202

微信咨询

关注易得公众号

免费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零售资讯>新零售之争:打破旧格局的挑战者

新零售之争:打破旧格局的挑战者

发布时间:2017-11-20 15:44:00来源:easyder

今年以来,关于新零售模式的讨论就比较火热,有认为这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的,也有觉得只是新瓶装旧酒的,有人认为新零售主要是渠道的变化,也有人说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坚持以产品为中心,各方都能举出很多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与证明。




现实中,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等等新鲜的商业模式不断冒出,确实让人眼花缭乱。未来的零售业究竟会怎样演变?巨头控制的零售业新生态是否会淘汰掉传统的夫妻店?要看清楚未来变化的方向,还是要从商业的本质中寻找答案。


一、一切不以赢利为目标的商业都是耍流氓


如何才能达成很大程度的利润:垄断。一个新兴的行业,从破土而出,到快速发展,再到进入成熟期被少数巨头瓜分市场,整个历史就是一个追求垄断、形成垄断的过程。一个接一个的行业初生、成长、成熟、衰老,就形成了经济的周期性。


垄断有时是绝对的,有时是相对的。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说的就是绝对垄断与相对垄断。但现代社会绝大部分商品都有替代选择,一种商品很难占据某个品类的市场份额,因为高额利润很快就会吸引竞争对手进入。所以商家只能不断制造所谓的“卖点”,追求在时间段内形成局部的垄断。以手机为例,从功能机发展到智能机、到大屏幕、双摄像头、全面屏、无线耳机、无线充电,每个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追求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其实就是追求垄断(带来的利润)。


客观地讲,垄断不一定都是负面的。比如专利权,如果你有了一个新发明,但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谁都可以随意盗版,那是不是会严重打击你继续创新的积极性?尤其是现在的创新发明投入越来越大,一种新药的研究动辄耗时十几年花费数亿美元,如果没有专利权的保护,那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资研发,人类也就再无新药可用了。


当然,对专利权这种被认可的垄断类型,也不是越长越好。两害相较取其轻,人类社会要在不保护和永久保护之间进行平衡,因为只要是垄断,都是对他人利益的一种伤害,是对进一步创新的抑制。所以专利权都有期限,只不过现在对不同的专利权期限的长短还在博弈当中,需要继续摸索。


、新零售罐子里卖的什么药?


关于新零售的争论,其实无论是专注渠道建设,还是坚持产品为中心,都是讲话的人在试图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使自己垄断得更彻底的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赋优势,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时空环境中做出决策与行动。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结果的好坏之别。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品牌效应”其实也是一种“垄断”,只是它垄断的是你的认知模式。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很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垄断优势呢?这个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你买的是什么,你的禀赋是什么。如果你所在的行业是充分竞争的领域,比如服装、小百货、餐饮,那么千方百计将产品做出差异化可能就是重要的,创造区别的价值感,哪怕这种差异只是消费者想象中的。现在所谓的消费升级本质上就是一种细分消费者群体的尝试,通过差异化的商品筛选出愿意为差异化付费的消费者。


但是如果你对某一个品类的流通渠道拥有十分大的影响力,以致于接近于垄断的情况,那么想方设法保持这种垄断地位才是使利润很大化的方式。比如京东商城曾经试图垄断3C产品的消费者认知,让人们一想到要买3C产品就会联想到京东。但没有成功,现在则试图占据“快速配送”的消费者认知。比较成功的例子有亚马逊的电子书品牌Kindle。但是当一个行业的利润很高而且有目共睹的话,就会很快吸引竞争对手进入,所以这种保持垄断的方法非常困难,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三、打破旧格局的挑战者


总零售的角度看,中国似乎走在了发达国家的前面,新技术新理念提高了效率,但也在加速垄断的形成。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进入零售行业,正在打造“三流合一”的商业帝国。所谓“三流”,是指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我们熟知的巨头当中,亚马逊一开始就是走三流合一的方向,但由于美国相关监管法律比较严格的关系,所以资金流的整合还需要和传统银行渠道合作。


旧的利益格局由于新的挑战者而打破了平衡。网购领域的大战已经确定了基本的格局,未来总量还会继续上升,但增速的回落已经无法扭转。网购市场已经形成了几家巨头的垄断格局,未来增长速度必然放缓,互联网巨头们想要继续维持高增速,只能向新的市场——线下零售——进军。


在这个领域,互联网巨头成了新人,他们带来了新的玩法,搅乱了旧有的利益格局,也引来了更多的参与者。他们不仅冲击夫妻杂货店,也会进逼超市、大卖场和百货商场。依靠资本的助推,他们可以尝试一些“离经叛道”“胡思乱想”的玩法。这种跨界是双向的,中国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巨头向线下发展,美国则是传统巨头正在“上网”,比如沃尔玛就在加大对网购的投入力度,就连一直坚守线下渠道的宜家近来也要发展网购平台。


新零售之争的实质,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零售这一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这种创新出人意料,但能否成功,也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方法。分析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看两项指标,一是看它是否能使生产率提高,可以是原有品类产量/品质的提高,也可以是开创新的品类/种类;二就是看有没有明显地降低成本


对旧格局的收益者而言,很难防范的是跨界的竞争者。虽然他们可能是初入你这个行业,虽然他们的资源可能不如你丰富,成本也不比你更低,但他们可能绞尽脑汁地想出一些方法和你展开“不对称竞争”,不和正面你打“阵地战”,而是打“游击战”“袭扰战”“运动战”,总之就是不按套路出牌,有时真有可能出奇制胜。


一种反其道行之的新模式似乎正在成为流行,比如“快闪店”。这种店开一段时间就关门,也许换个地方,也许就彻底关张了。他们卖一些流行的商品,可以是食品饮料,也可以是其他小商品。特点是别处买不到,但是单价比较高。通过营造稀缺感,吸引喜欢尝鲜的年轻人来消费,等这个风潮过去了,再换个题材继续搞,可能挣的还是同一拨人的钱。


总结一下新零售之争,互联网企业由于网购业务的增速已经见顶,为了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所有试图进入线下零售领域,他们带来了新的打法搅乱了旧有的格局,但也带来了变化的可能。能否成功要看他们是否能明显提高生产率或降低成本。


公司也好,垄断也罢,都是动态的平衡,都会消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变化只会越来越快。对变化视而不见或者试图否定变化只会被淘汰,洗牌的时刻已经来临了。

时间 2017/11/200

上一篇:新零售袭来,生鲜电商未来何去何从?

下一篇:2017新零售实践样本,你更看好哪种